社会组织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。截至2024年3季度末,全国共登记社会组织87.9万家,其中社会团体38.0万家,包括行业协会商会10万余家,拥有企业会员总数约770余万;另有基金会9700余家,社会服务机构48.9万家。
2019-2023年,社会组织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成效?如何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,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?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以打击非法社会组织?民政部举行“民政这五年”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(第二场),给出了详细答案。
社会组织工作进展成效
近年来,民政部深化登记管理制度改革,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自律,健全综合监管体制机制,完善支持引导政策措施,持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,推动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
二、在深化制度改革方面
三、在健全规范监管方面
四、在发挥积极作用方面
下一步,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社会组织工作各项改革部署,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,强化顶层制度设计、完善监管手段措施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引导动员广大社会组织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。
如何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?
民政部在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,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安排?
近年来,民政部积极以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,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
二、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
三、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风险
下一步,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立法、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等工作,加快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社会组织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,配合推进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,推动实施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,引导社会组织持续提升内部治理水平,更好助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。
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?
五年来,民政部不断加大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力度,先后于2021年联合公安部、中央宣传部等17个部门,2023年联合公安部、中央网信办等10个部门,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两次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,各级民政部门共处置非法社会组织6000余家。会同中央纪委、中央组织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 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》,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滋生土壤进行源头治理。专项行动结束后,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转入常态化开展。
通过系列举措,非法社会组织乱象得到有效遏制,社会组织生态空间不断净化,社会各界对非法社会组织的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,打击整治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下一步,民政部门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长效治理机制,推动打击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:
转载请联系授权,如需本期完整图表,请在公众号后台联系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