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协会怎么自救?核心在于内生动力(下)

2024-05-27 13:38:43

协伴商协管理系统

最近很多商协会秘书长在交流中提到,怎么抓住自我核心优势,来提升市场竞争力?又怎么把活跃度越做越高?其实重点就在于“内在动力”,持续裂变。#协伴#商协会#商协会系统#商协会会员#商协会小程序#商协会管理#行业协会#行业组织#协会组织#商协会管理系统#行业协会网站#企业联合会#商协会会员管理系统软件#数字化转型#商会#协会#中国电子商会#商会协会#年会活动#商会协会区别#交易商协会#电商协会#协会管理系统#协会会长#跨境电商协会#网商协会


第一步就需要设置清晰的会员权益体系,五大权益设置策略,商协会立马就可以拿来用。

策略一:在基础权益的范围内确保会员感受到物超所值。

策略二:根据市场需求程度和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制定策略。

策略三:以高于竞争对手或差异化的权益来制定。

策略四:以定向邀约,提升高认同感的群体满意度。

策略五:根据市场情况和需求关系,动态调整,比如AI培训等。

设定会员权益时,我们必须清楚理解其背后的商业原理。也就是常说的用户模型,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,以用户为中心来研究对应的服务场景,才能更加精准地去设定权益,而会员的商业价值呢,也是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来体现的。

那么,在以上五大策略的背后,又可以通过4大层级来实现:

一是跨产业:以自己产业为出发点,辐射相关联的产业,比如旅游类商协会,可以关联酒店、场地、文创等。

二是会员价值量化,形成一个生态价值闭环,比如基础分、活跃分、贡献分、奖励分等。

三是会员分级,其实也是身份权益,会员身份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识别符号,从潜在会员、新会员、初级会员到钻石会员等层级细分,从而筛选出不同的高净值群体:付费会员,挖掘多等级附加服务,推出月卡、季卡、年卡等。

四是业态权益池配置,核心在于服务权益,比如会费立减、生日特权、活动特权、专属对接人、高质量圈子等,这点能充分改善用户体验。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差异化打法设置专属权益,也就是依据商协会内部服务(产品)属性进行调节,比如知识类,可以设置稀缺性内容;产品类、功能型产品,可考虑提供功能增益等。目前很多订票APP在这点上做得非常成熟,可以参考。该权益包括与其他品牌进行合作,丰富会员权益的同时实现互相引流,比如:京东PLUS可免费赠送爱奇艺会员。

现如今很多商协会权益还停留在基本会员功能和会员体验层面,只有将基础权益、服务权益和增值权益相结合,才能不断激发会员内生动力,从而提高内部粘性。


推荐文章